小暑养生 | 清热解暑、健脾祛湿、养心安神、护阳防病

2025-07-11 12:45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  小暑是夏季第五个节气,标志着“三伏天”即将开启。此时暑热夹湿,人体易出现耗气伤津、心火亢盛、脾胃困顿等问题。

  一、起居养生:顺天时,护阳气

  1.睡眠有节律

  早睡早起:晚上11点前入睡,早上6-7点起床,避开烈日炽盛时段。

  睡子午觉:中午11点至1点间小憩20分钟,养心护阳,缓解疲劳。

  2.防暑不贪凉

 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减少外出,外出时戴遮阳帽、穿透气衣物。

  空调温度不低于26℃,避免风口直吹,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℃。

  二、饮食养生:清补兼施,健脾祛湿

  解暑三宝:绿豆汤(煮开花)、冬瓜薏米汤、酸梅汤(少糖)。

  祛湿高手:赤小豆鲫鱼汤、山药小米粥、炒薏米水(体寒者适用)。

  养阴益气:老鸭炖藕、银耳莲子羹、清蒸百合。

  开胃妙招:凉拌菜加醋、柠檬水,晨起含一片醋泡姜(温胃散寒)。

  提醒:

  西瓜解暑但忌冰镇,常温食用更护脾胃。

  苦瓜清热,脾胃虚寒者焯水后烹调,搭配姜蒜平衡寒性。

  可以搭配茶饮:

  

  #小程序://上海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/上海同济堂官方商城/cQ4S3akoVqeakss

  三、情志养生:静心为要,疏泄有度

  傍晚散步、游泳或打太极拳,以“微微出汗、不气喘”为度。

  烦躁时按压穴位:内关穴(手腕内侧三横指处)、劳宫穴(握拳时中指尖点)

  四、运动养生:轻缓为纲,忌耗气伤津

  最佳时段:清晨6-8点(林荫下)或傍晚18-19点(水边)。

  八段锦:重点练习“摇头摆尾去心火”式,疏通心经。

  散步:匀速行走30分钟,促进气血流通。

  瑜伽:选择婴儿式、树式等平衡体式,安神定志。

  忌:高温下跑步、打球等剧烈运动,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气阴。

  五、防病关键:冬病夏治,防暑湿侵体

  暑湿病预防:随身备“藿香正气水”(防中暑腹泻)、“十滴水”(外用擦痱子)。

  夜间用艾叶煮水泡脚15分钟,散寒湿、助睡眠。

  为三伏打基础:阳虚体质者(怕冷、易腹泻)可咨询中医,小暑后贴敷“大椎穴”(颈后)、“命门穴”(后腰)培补元气。

  小暑养生重在:“外散内守”——外散暑湿邪气,内守心神阳气。顺应自然,调和身心,方能安然迎接三伏!

  


责任编辑:赵硕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环球商讯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