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养生误区引关注,中医专家提醒:“夏吃姜”并非人人皆宜,四季养生需辩证

2025-07-24 15:29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近日,“三伏天”正式开启,“冬病夏治”、“三伏养生”再度成为网络热议话题。社交媒体上,年轻人热衷分享“三伏晒背”、“姜枣茶打卡”的照片,各类姜茶、姜糖产品销量激增,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的古语被奉为养生金句。然而,这股养生热潮背后,部分人群因盲目跟风导致上火、失眠甚至就医的情况时有发生,引发公众对养生科学性的关注与思考。

针对此现象,御君方中医科专家林承烈指出,传统养生智慧虽蕴含宝贵经验,但“效不更方”的固定思维不可取。以“夏吃姜”为例,其原理在于夏季人体腠理开泄,易受寒湿侵袭,生姜性温,能散寒祛湿、温中止呕,对脾胃虚寒、阳气不足者确有裨益。然而,并非所有体质都适合在炎夏大量食用生姜。

“夏季本就气候炎热,人体阳气外浮,对于阴虚火旺、湿热内蕴或实热体质的人群,过量饮用姜茶或食用姜制品,如同‘火上浇油’,极易引发口干舌燥、咽喉肿痛、便秘、失眠、痤疮等‘上火’症状。”林医生强调,“中医养生,贵在‘辩证’二字。脱离个体体质、地域环境、当下症状谈养生,很可能适得其反。”

顺应四时,智慧养生:御君方旗下芳华未来APP上线“四季健康养生”专题

在信息繁杂、养生观念众说纷纭的当下,如何帮助大众建立科学、系统的四季养生认知?为响应公众健康需求,御君方旗下芳华未来APP公益推出“四季健康养生”专题栏目。该栏目由平台邀请的资深中医专家团队精心打造,旨在免费普及中医“天人相应”的核心理念。

栏目内容深入浅出,不仅系统讲解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、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物候特点及其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,还着重普及常见中医体质类型(如平和质、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等)的基本特征与调养要点,引导用户建立“因人而异”的养生意识。针对每个节气,课程提供具有普适参考价值的饮食建议、起居作息指南、情志调摄方法、简易经络穴位保健及运动推荐,并特别说明普遍性原则,提醒用户需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。

此外,内容中还专设环节对“夏吃姜”等流行养生观念进行深度剖析,厘清其适用范围与潜在风险,引导公众科学辨析误区,避免盲目跟风,从而理解天地之气随四季流转的规律,掌握顺应自然节律调整生活以固本培元、预防疾病、促进健康平衡的智慧。

弘扬中医智慧,普惠健康生活

在养生热潮迭起的时代,普及科学、辩证的中医养生知识尤为重要。御君方通过芳华未来APP公益推出“四季健康养生”课程,正是致力于打破专业壁垒,将顺应四时、调和阴阳的古老智慧普惠大众。它传递的核心价值在于:理解自然规律,尊重个体差异,是开启健康之门的钥匙。

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”健康并非盲目追逐热点,而是源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、对自身身体的了解以及科学知识的武装。当公众掌握了这把“健康之钥”,便能更从容地在快节奏生活中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平衡之道,让健康生活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。

责任编辑:木子文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环球商讯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