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民航大学澜空科技李英瑞的九年蓝天创业征程!

2025-08-11 21:55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 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跑道上,一架训练机迎着朝阳腾空而起。驾驶舱内,飞行员指尖轻点平板电脑,航图、气象、航线数据在屏幕上实时联动——这台搭载国产“澜空EFB”系统的设备,正是中国民航大学翼飞宝团队负责人李英瑞团队九年磨一剑的成果。

  童年:蓝天梦的种子

  2016年的夏天,12岁的李英瑞趴在书桌前,看父亲演示一行行跳动的代码。“那时只觉得编程像魔法,”他回忆道。而书桌角落的DIY航模,早已埋下更深的执念:“造飞机”的梦想与“写代码”的技艺悄然交织。

  初中三年,他在开发者论坛接单写程序,用第一桶金买下飞行模拟软件,却在虚拟驾驶舱中发现国外EFB(电子飞行包)系统数据割裂,国产机型更无适配方案的痛点。

  2019年,转机出现。李英瑞将自研的飞行辅助模块开源,意外获得飞机制造商iFly团队青睐。作为高中生的他带队攻关,历时半月完成simbrief接口开发并成功交付,斩获首笔1.6万元酬劳。

  三年沉淀中,他与iFly团队讨论合作并完成多项任务开发,其中,主导开发的B78M仿真系统模块创收40万元,为他创业之路奠定坚实基石。而高考志愿填报时,他毅然以超分数线50分的成绩投身中国民航大学:“这里离蓝天最近。”

  2022年秋,李英瑞手持录取通知书踏入校园,转身便扎进民航一线:半年内带队走访厦门航空、东方航空等8家单位,蹲守空管局调度中心记录300小时工作流。“外企垄断EFB市场,国产化率几乎为零。”调研结论刺痛团队。

  依托学校国家级机务维修仿真中心,团队开启技术攻坚,其中最困难的是打破波音、空客、中国商飞的数据壁垒,而SCAP协议算法是钥匙。李英瑞解释,“它让不同机型性能数据统一计算。”当测试屏显示国产C919与原厂算法结果100%匹配时,实验室爆发出欢呼。

  2025年6月,天津东丽区空港基地内,“澜空科技”正式注册。在首单中,公司与龙昊航校签订采购合同金额达 36万 其中包含意向达177万元。更让人振奋的,是负责人李英瑞收到了来自商飞软件有限公司任便携式EFB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入职聘书。

  如今,这款承载着九年心血的国产EFB系统已在龙昊航校完成超800架次验证测试,用实飞数据交出一份硬核答卷,飞行员操作步骤减少10-15%,培训周期缩短15%,更以每台设备年省7.5万元的性价比撕开外企垄断铁幕。当李英瑞手持商飞联合研发聘书,凝视天开园路演屏上翱翔的C919大飞机时,他身后展柜里仍陈列着少年时代的自制航模。从木制机翼到数字云端,从论坛接单少年到国产大飞机软件工程师,这条技术报国路上最动人的注脚,莫过于用自主代码编织的“中国翅膀”正托起新一代民航人的蓝天梦——那是比任何算法更精准的传承,比所有航图更辽阔的未来。


责任编辑:赵硕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环球商讯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